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黑貓中隊 在七萬呎高空靜靜守護國家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、圖/鍾祖豪

   中華民國空軍史上最神祕的兩支部隊,除了黑蝙蝠中隊(三十四中隊),還有黑貓中隊(三十五中隊),在冷戰時期,中華民國與美國合作「快刀計畫」,對中國大陸執行高空偵照任務。從民國五十一年到民國六十三年,黑貓中隊成員在七萬呎高空駕駛最難駕馭的U-2偵察機,共執行二二〇次任務,總共損失六架U-2,其中五架被共軍擊落,一架失事墜海。二十八位空中英雄中,兩位被俘,四位執行任務時殉職,另外還有六位在訓練中失事。
  空軍是在民國五十二年二月一日,成立氣象偵察研究組,對外稱空軍第三十五中隊,也就是黑貓中隊。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一日,解編撤銷空軍氣象偵察研究組,黑貓中隊任務正式結束。但是這段壯烈的歷史,不會隨著任務結束而被遺忘,時間雖已流逝,記憶卻是永恆。
 
楊佈新 用電影紀錄黑貓的故事
  黑貓中隊隊員的事蹟,正如電影「疾風魅影—黑貓中隊」描述的「他們以性命為經,以青春為緯,用生命和青春寫下對這個土地的安靜守護,寫下天空中最美麗的黑貓們的故事。」
  導演楊佈新拍攝的「疾風魅影—黑貓中隊」,民國一〇七年十月上映,轉眼已三年了。當初他會拍攝這部紀錄片,主要是看了黑貓隊員沈宗李女兒沈麗文寫的《黑貓中隊:七萬呎飛行紀事》,深感震撼,「五十年前,我們還在調皮搗蛋,這一群人卻在出生入死。」於是動念想要為這段幾乎湮滅的歷史留下紀錄。電影製作過程中,葉常棣、華錫鈞先後離世,電影上映後,張立義、邱松州、王太佑也相繼人生謝幕,「我從一個記錄者,變成一個送行者。」讓楊佈新萬分感慨。不過,也因為拍了這部電影,黑貓的故事總算有了影像的紀錄,不留遺憾。
 
錢柱 累計二十七次任務全隊最高
  「我是軍人,對國家和空軍交給我的任務,從沒退縮過。」在黑貓中隊裡,錢柱教官是出任務最多的一位,但外界對他的任務次數有不同記載,在接受本刊訪談時,錢柱教官親口證實:「我總共出了二十七次任務。」淡淡的一句話,其實包含了許多感觸,是對國家,對自己生命的負責。
  錢柱教官透露,多年前他曾陪父親回南京探親,一下機就被請進「黑房間」詢問,「我除了兵籍號碼,什麼都不能透露。」黑貓中隊任務近年雖已解密,對許多敏感的任務細節,錢柱仍不願多談。「絕對忠貞,絕對保密」,是錢柱終身不變的信念。
 
范鴻棣 飛進大陸偵察的最後一人
  范鴻棣教官回憶,他總共執行十七次任務,其中六次是穿越鐵幕,最後一次是從福建進入大陸,經江西、廣西、雲南、湖南,再沿江西、福建回到臺灣,這也是黑貓中隊深入大陸內部冒險的最後一人,此後任務一概維持在海岸線十五浬外巡弋,利用美國新發明的長距離照相機傾斜拍照,不再直接飛進大陸。
  深入內陸執行任務,面臨各種不可測的危險,被米格機追過,也遭雷達鎖定過,范鴻棣教官卻很瀟灑地說:「不緊張,怕危險就不會飛上去了。」
 
魏誠 每次出任務都是生命的冒險 
  出過九次任務的魏誠教官在受訪時指出,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期間,最大的威脅是飛彈襲擊,共軍飛彈基地的位置,我軍都有掌握,後來共軍研判我方可能航線,飛彈改採機動埋伏,「我們的飛機失事,都是遭機動部署的飛彈擊落。」
  魏誠教官談到當年的高空歷險,看似雲淡風輕,其實每一次出任務,都是一次生命的冒險。黑貓中隊隊員也知道,飛進去了不見得能飛回來,但每一個人都義無反顧,這是什麼信念呢?「我進入空軍,就是奉命作戰,捨身為國,不考慮其他。」魏誠教官受訪談到這項信念,毫無一絲猶豫。
 
雍屏里 盼黑貓中隊有專屬文物館
  榮民二代子弟,在空軍服役二十年退伍的雍屏里,對黑貓中隊的歷史一直很關注。他深深覺得,黑蝙蝠和黑貓這兩支部隊,與國家的生死存亡有著密切關係,「前輩們出生入死,無懼無悔的故事,深深感動了我,這也是我擔任新竹黑蝙蝠文物館志工的原因。」
  雍屏里最大的期望,是黑貓中隊也能和黑蝙蝠中隊一樣,擁有專屬的紀念館,「讓這些空軍前輩為國犧牲奉獻的壯烈事蹟,永遠流傳下去,也讓社會各族群都能認識這段歷史的重要性。」
 
(點閱次數:1922)